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作者| 猫哥
来源| 大猫财经Pro
最近,不少车企陆续降价,汽车价格战再起。
如果从2023年的开始算起,这一轮的汽车价格战已经持续了900多天了,但是不少车企大佬都出来表态,反对价格战。
长城汽车的魏建军说,“降价10万的车你敢买吗?”
吉利汽车的李书福说,“我们坚持开放式良性竞争,坚持不打价格战”。
但是,大家身体都很诚实,到降价的时候,一点也不含糊,3月份,长城哈弗搞了一个“一口价”活动,降价2-5万不等,而5月份,吉利银河也开始“补贴”,补贴额在万元左右。
价格战打不打,理由都很充足。
价格是竞争力的决胜因素之一,大家都降价,你不降价,那销量肯定上不去;
而真的参与价格战,以量换价,还是影响利润,现在汽车行业的利润率,已经降到历史低点。
价格战还能打多久?还真不好说。
倒是高层已经注意到,“内卷式”竞争影响到行业高质量发展,扭曲了市场机制,扰乱了公平竞争秩序,必须加以整治。
这个时候,最大受害者,已经出现了,那就是上游供应链企业,供应商们的日子,确实不好过。
压力转嫁。
比如,如果想要降价,那么整车的成本就需要有下降空间,来维持终端的利润,这个时候,成本会转嫁到供应商,直接对供应商压价,上游的毛利空间直接被压缩,现在已经不到10%。
再比如,车企的现金流压力大,最终压力通过账期,给到供应商。
最早是新势力们用,后来传统车企们也开始采用这种方法,账期越拉越长,根据媒体统计,2024年,车企的账期长达182天,而还有更高的,小鹏汽车232天,海马汽车298天。
还有更绝的,用票据支付,要想拿到钱,还得付一笔贴现成本,现金流紧绷的同时,还得再侵蚀一部分利润。
于是,供应商们,成为“应收账款大户”,有上市公司,利润只有8000多万,但是应收账款高达1.8亿,回款难,成为普遍问题。
车企可以向供应商们转嫁压力,那供应商们的压力怎么转嫁呢?
可能只有向产品要利润了,那么,可能导致的就是,产品问题,最终受害的,只有消费者了。
2025-05-30 04:29:52
2025-05-30 04:29:52
2025-05-30 04:29:52
2025-05-30 04:29:52
2025-05-30 04:29:52
2025-05-30 04:29:52
2025-05-30 04:29:52
2025-05-30 04:29:52
2025-05-30 04:29:52
2025-05-30 04:29:52